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专升本)
专业代码:080901 主考学校:太原理工大学
新计划合格条件 |
旧计划可顶替课程 |
备注 |
课程代码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00023 |
高等数学(工本) |
10 |
|
|
02324 |
离散数学 |
4 |
|
|
02325 |
计算机系统结构 |
4 |
|
|
15043 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
3 |
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
|
15044 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|
3 |
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|
|
13000 |
英语(专升本) |
7 |
00015英语(二) |
|
13003 |
数据结构与算法 |
4 |
02331数据结构 |
|
13004 |
●数据结构与算法(实践) |
2 |
04734数据结构(实践) |
|
13005 |
软件工程 |
3 |
02333软件工程 |
|
13006 |
●软件工程(实践) |
2 |
02334软件工程(实践) |
|
13009 |
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|
4 |
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,04736数据库系统原理(实践) |
|
13013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4 |
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(一) |
|
13014 |
●高级语言程序设计(实践) |
2 |
04748Java语言程序设计(一)(实践) |
|
13015 |
计算机系统原理 |
4 |
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|
|
13180 |
操作系统 |
4 |
02326操作系统,02327操作系统(实践) |
|
14263 |
数字逻辑设计 |
4 |
04737C++程序设计,04738C++程序设计(实践) |
|
14349 |
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 |
6 |
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二) |
|
15040 |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|
3 |
|
|
11689 |
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本科)毕业论文 |
0 |
|
|
总学分 |
73 |
|
|
说明:已经合格的旧计划课程无须再报考对应左侧的课程。
●表示实践课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专升本)
专业代码:080901
专业名称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、职业道德水准、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,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,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,掌握计算机、网络及其信息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,能在科学研究、工程技术、应用管理等岗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、开发、维护、管理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。
培养要求:
本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,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,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、开发、维护、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计算思维素养。主要包括:
1.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、典型方法和技术;
2.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,熟悉常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环境,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程序理解能力和设计能力;
3.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、开发、维护和管理技术,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,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工程实践能力;
4.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、方法、技术和工具解决计算机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;
5.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动态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;
6.了解国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;
7.具备对新知识、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。
主干学科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课程设置要求:
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4门,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。其中必设课程9门,共计47学分;选设课程不得少于5门,不得少于23学分。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。
必设课程及学分: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(6)、外语(7)、高等数学(工本)(10)、离散数学(4)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(6)、数据结构与算法(6)、计算机系统原理(4)、操作系统(4)。
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:线性代数(工)(3)、数字逻辑设计(4)、编译原理(4)、数据库原理与技术(4)、计算机系统结构(4)、软件工程(5)、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(6)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(6)、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(6)。
选设课程设置要求:无
实践性环节及要求:
1.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:高级语言程序设计(2)、数据结构与算法(2)、软件工程(2)。
2.毕业设计。
其他说明:
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自行完成本规范中“计算机应用技术(专科)”或“软件技术(专科)”专业必设课程有关知识学习。